第15章 郑忽再辞齐婚(1/2)
却说宋殇公名与夷,自从登上国君之位后,频繁发动战争。仅就讨伐郑国这件事来说,已经进行了三次。这都是因为公子冯在郑国,所以对他有所忌惮才出兵讨伐。太宰华督向来和公子冯交情深厚,看到殇公对郑国用兵,虽然嘴上不敢劝谏,但心里却很不高兴。孔父嘉是主管军事的官员,华督怎能不怨恨他呢?一直想寻找机会将他杀掉,只是因为孔父嘉深受殇公器重,手握兵权,不敢轻易下手。自从那次伐戴之战,宋军全军覆没,只有孔父嘉一人逃回,国内民众对此颇有怨言,都说:“宋君不顾及百姓,轻率地发动战争,导致国内许多人家妻离子散,人口减少。”华督又让心腹之人在街巷散布谣言,说:“多次出兵打仗,都是孔司马出的主意。”国民都相信了这些话,纷纷埋怨起司马来,这正中华督下怀。又听说孔父嘉的继室魏氏容貌艳丽,举世无双,华督一心想见她一面。忽然有一天,魏氏回娘家探亲,跟随娘家人到郊外扫墓。当时正值春季三月,柳树翠绿如烟,花朵灿烂似锦,正是男女外出踏青的时节。魏氏不应该揭开车上的帷幕,偷偷窥视外面的景色。华督恰好在郊外游玩,突然遇到她,询问得知这是孔司马的眷属,非常惊讶地说:“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,果然名不虚传啊。”从此日夜思念,魂不守舍,心想:“如果能在后房中得到这样一位美人,足够我下半辈子享受了!除非杀掉她的丈夫,否则无法夺得她。”由此,他谋害孔嘉的想法愈发坚定。这时是周桓王十年春天狩猎的时候,孔父嘉检阅车马,号令颇为严格,华督又派心腹之人在军中散布谣言:“司马又要起兵攻打郑国,昨天已经和太宰商议好了,所以今天才整顿兵马。”士兵们人人惊恐不安,三三两两地都前往太宰府门前诉苦,请求太宰向国君进言,不要发动战争。华督故意将大门紧闭,只派遣守门人在门缝中用好话安抚他们。士兵们想见太宰的心情越发急切,聚集的人越来越多,很多人还带着武器。眼看着天色渐晚,仍然没有见到太宰,众人开始呐喊起来。
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:“聚集人群容易,但解散人群困难。”华督知道军队的人心已经发生了变化,于是身穿铠甲、佩戴宝剑走出营帐,传达命令打开营门,并让士兵们站定,不允许发出喧哗声。他自己则站在门口,先用一番虚伪的慈悲话语稳定众人的心,然后说道:“孔父嘉主张使用武力,给民众带来灾难和毒害。国君偏偏对他深信不疑,不听从我的劝告,三天之内,又要大规模地讨伐郑国。宋国的老百姓有什么罪过,要遭受这样的辛苦呢?”这番话说得众将士们咬牙切齿,齐声喊道:“杀!”华督假装劝解他们,“你们不要轻举妄动,如果被司马知道了,向国君禀报,你们的性命就难保了!”众将士纷纷表示,“我们父子亲戚连续多年参与战争,死亡人数超过一半。现在又要大规模出征,郑国将领勇敢,兵力强大,怎么能打得过他们呢?反正横竖都是一死,还不如杀掉这个贼人,为民除害,死也无怨无悔!”华督又说:“‘投鼠忌器’,司马虽然可恶,但他实际上是国君宠爱的大臣,这件事绝对不能做!”众多军士说道:“如果有太宰大人作主,就算是那个无道昏君,我们也不会怕他!”一边说着,一边紧紧拉住华督的袍袖不肯松手。众人齐声喊道:“愿意跟随太宰除掉这个残害百姓的恶贼!”当下,这些军士们帮助车夫,驾驶着马车。华督被众多军士簇拥着登上了车子,车上自然有心腹之人紧跟着,一路上吹着口哨,径直来到孔司马的私人宅邸,把宅子围得水泄不通。华督吩咐道:“暂且不要喧哗,等我去敲门,然后再行动。”此时夜幕降临,孔父正在内室喝酒,听到外面敲门声急促,便派人前去询问,回报说是:“华太宰亲自到门口,有重要机密之事商议。”孔父嘉急忙整理好衣服帽子,走出厅堂迎接。刚打开大门,外面就传来一片喊叫声,军士们如潮水般涌入。孔父嘉心中惊慌,正准备转身逃跑,华督已经登上厅堂,大声喊道:“伤害百姓的恶贼在这里,为什么还不立刻动手?”嘉来不及开口说话,脑袋就已经落地。华督亲自带领着他的心腹们,径直闯入了内室,抢走了魏氏,登上车子离去。魏氏在车里已经计划好了对策,她暗中解开了腰带,自己勒住了喉咙。等到到达华氏的家门时,气息已经断绝了。华督叹息不止,吩咐把她送到郊外埋葬,并严厉告诫同行的人,不许宣扬这件事情。哎呀!没有得到一夜的欢乐,却造成了无尽的怨恨,难道不会后悔吗?众多士兵趁机将孔氏家族的财产全部掠夺一空。孔父嘉只有一个儿子,名叫木金父,年纪还小,他家的臣子抱着他逃到鲁国。后来以字作为姓氏,称为孔氏。孔圣人孔子,就是他们的第六代子孙。再说宋殇公听说司马被杀害,惊慌失措。又听说华督一同前往,非常愤怒,立即派人召见他,想要治他的罪。华督声称有病不去。殇公下令驾车,想要亲自前往孔父的葬礼。华督听到这个消息后,急忙召集军正说:“主公宠爱信任司马孔父嘉,这一点你们都是知道的。你们擅自杀死了司马,怎么能没有罪过呢?先君穆公舍弃自己的儿子而立主公为君,主公却以德报怨,任用司马孔父嘉,不断地讨伐郑国。如今司马被杀,天理昭彰,不如一起干一件大事情,迎接立先君的儿子为君主,这样就能转祸为福,难道不是很好吗?”军正说:“太宰的话,正符合大家的心意。”于是他们号召士兵,整齐地埋伏在孔氏的家门口,只等宋殇公一到,就喧闹起来,侍卫们惊恐四散,殇公最终死在了乱军中。华督听到报告后,穿着丧服赶到,两次哀悼殇公。然后击鼓召集大臣们,随意将军中的一两个人定罪处死,以掩盖众人的耳目。他倡导说:“先君的儿子冯现在在郑国,人们心中都怀念先君,应当迎接立他的儿子为君主。”百官们唯唯诺诺地退下。华督随后派遣使者前往郑国报告丧事,并迎接公子冯回国。同时,他将宋国宝库里的重要器物送给各国行贿,向各国说明立公子冯为君的原因。
且说郑庄公见了宋使,接了国书,已知来意,心中暗自高兴,但面上却不露声色。他命人安排法驾,亲自护送公子冯回宋国,让其登上国君之位。
公子冯临行前,泪流满面,泣不成声,伏地拜谢道:“冯能活到今天全赖君主之恩德,有幸返回故国延续祖先祭祀,今生愿为郑国陪臣,绝无二心。”庄公也不禁为之动容,眼眶湿润。
公子冯回到宋国后,华督立即尊奉他为国君,即宋庄公。华督继续担任太宰一职,并向各国行贿送礼,各国都欣然接受。随后,齐侯、鲁侯、郑伯在稷地会面,共同商议确定宋公的地位,正式任命华督为相国。
郑庄公安抚公子冯,使其成为自己的附庸;而华督则通过贿赂他国来巩固自己的相位,这一切都是郑庄公计划中的一部分。郑庄公通过巧妙布局和权谋手段,成功地将公子冯扶上了宋国国君的宝座,同时也控制了宋国的政治局势。这个故事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